生物与医药
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粮油等优质产品供应等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导致产生的超级抗性菌株也不时困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中国2025制造、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都突显出国家和我省对高端生物与医药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
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生物与医药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培养方向:①生物制药工程:培养生物药物的分子设计、高效表达、药物分离纯化的新方法和新工艺,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药物规范化质量标准等方面人才。②菌物培养与利用工程:培养菌物种质收集、鉴定和保藏,功能菌选育、发酵和栽培驯化,菌物药用活性天然产物的分离分析和改构制剂等方面人才。③发酵工程:培养发酵工艺生产设计、代谢调控、发酵产物处理等方面的人才。④动植物细胞工程:培养能够开展动植物组织快繁、细胞培养、单倍体育种、DNA指纹种质鉴定、基因导入和重组创新动植物新种质的人才。
导师队伍:生物与医药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现有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海外留学一年以上经历导师10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江西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1名、江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名,江西省杰青1名等。另外还有固定校外导师5, 正高4人,副高1人,以及校外行业导师10余名。
科研和实践平台:现在2个江西省研究创新平台即江西省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重点实验室,2个南昌市重点实验室即南昌市发酵工程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个校外已挂牌的实践基地即广东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湖南株洲农科院,还有10多个未挂牌的校外创新和实践基地。
招生和就业情况:2011年申报获得了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开始招生,培养了8届生物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关于工程硕士专业调整,我们申报并从生物工程专业硕士改为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从起初的8名上升至今年的50名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率95%以上。